close

      距離離職前一份工作大概兩個月是我好好充分休息的階段,11、12月也做了一些不一樣的事情,好好讓我整理自己的思緒。閒滯兩個月不工作不緊張絕對是騙人的,我很怕我也會變成下一位長達幾個月下來找不到工作的人。所以有些空檔期間還是有邊找工作邊投履歷。呼應我好久好久以前所提到的,離職後在找工作讓我有更多時間去認真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走,也讓自己可以花更多時間去比較每間公司的優缺點,不像以前一樣騎驢找馬,時間緊繃根本沒有任何思考的空間然後又掉到另一個坑了。

 

      從12月開始慢慢找工作,從未感受到每天輕鬆無壓力的日子,這種感覺很放鬆,但總讓我覺得無聊又潛藏著危機,焦慮緩緩升起。這個月期間前前後後選了幾間,大中小公司皆有,很幸運的是這期間邀請面試的幾乎都是較有規模的公司,每間的面試時間都超過一小時,最長還有到三小時,不僅如此還得過三關。跟以前面對到的面試有所不同。12月~1月中總共接到7家面試,3家大規模公司,2間中型企業,與先前產業完全無關,另外2間是30人以下,算是小公司,與先前產業有相關。7間後來拿到4個offer (約60%),幸虧有很長時間可以讓我去選擇哪一家是我認為值得去的,對自身是有發展的,刪去其他取其中一家。

 

    述說這7間應徵的內容以及面試的狀況:

 

第1間,與之前產業無關,近300人的中型企業,應徵職位是外銷市場開發員。

 

      歐美部門兩位課長直接與我面試,他們會判斷我之前做國外業務時所接觸到的客戶是哪一個區域的,他們會希望有接觸歐美國家客戶的人才,因為是市場開發,所以會比較有挑戰性,需獨立去開發當地的客戶,英文能力相對上也要優,適應時差也是必然,後面開始也要我直接用英文面試。經過他們的評估,我之前所接觸到的國家亞洲、東南亞國家居多,還有英文程度也不是流利到可以與歐美國家流利相談,另外公司的生產形式與先前工作模式也大不同,他們會擔心我不能適應他們的傳統製造過程。不過我自認為前者才是真正原因啦!結果是無聲卡一張。

 

第2間,與之前產業相關,大概30人的中小企業,應徵職位為行銷專員。

 

      在開放式的辦公室面試,老闆、經理及其他員工都一起參與此面試,看到這個大陣仗是有壓力的。當被提起行銷的部分,經理看過履歷也知道我在行銷方面並不是非常有經驗,所以他直接實際拿出產品要我說出如何行銷、怎麼執行。在此先打個剎,要拿出自己的專業,在工作期間就必須做足這方面的功課以及實質有得到的經驗,工作中決不要覺得做一天過一天,等到這一天在其他公司面試時公司找不到你的價值,也會懷疑你的專業。好在之前在新創公司中我就是從頭參與到尾的人,不懂行銷也會找管道(書籍、課程、蒐集資料),去增加此方面的知識,然後在實務執行。所以我的回答當場的大家都是一致認同的。當天下午就接到offer,但報到時間太快了,而且隔天又有另一間面試,所以我跟他延長答覆時間。

 

第3間,與先前產業無關,近2000人的大型企業,應徵業務助理。

 

      依我以前待過的企業顯得更微小不足, 看到業務助理職位我也只能認命,既然有被邀面試,當然是去面對了解才能知道是否為我想像的業務助理。我在這間整整花三小時面試,一次面試就面三關。起先花一小時筆試寫邏輯測驗、基本數學、國文等,然後先由人資面試,說明公司制度和薪資等內容非常詳細,還有判斷你是不是適合此職位。後來被人資說我很適合後就帶到下一關與業務團隊面試,基本上他們營造出很像在閒聊,整個氣氛就放很開,但其實這種氣氛就是與他們未來一起工作時的樣子,只是他們不跟你這樣說而已,藉由這種方式去判斷是不是彼此可以溝通得來或是個人特質是否有相似。所以第二關是非常關鍵的,拿不拿到offer會取決於他們是不是想跟你一起團隊合作,我承認當下我做的並不是很好,我也發現到這份工作模式似乎不是我想要的,我抓不出他們解釋此工作內容的重點,所以在此時我能知道彼此是沒有共識的。到第三關是他們的經理,只是簡單帶過說幾句話,面試時間最短。果然不出所料拿到無聲卡。

 

第4間,與先前產業無關,超過5000人的大型企業,應徵進出口管理師。

 

      會選擇這間是因為跟國際貿易有相關,雖然產業不同,但是之前也有做過進出口相關工作。這間面試要過兩關,一開始也是要寫基本國文、英文、數學和邏輯測驗。在面試前還得寫一大串的題目,很像在寫作(好險平常我就很愛寫文章lol),趁我在做測驗時,面試官可以藉由我寫的題目了解我這個人的本質和想法,大概是題目上的回答面試官認同的關係,所以真正面對面的面試就比較短,在對話中我會提到我對國際貿易的熱忱,表現出對國貿的興趣,我還記得面試的課長問我在工作上的期望是什麼? 我說能自己的專長能實際運用在工作上,而且能夠完成及解決每一件事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事。他立馬就說那此工作很適合你。XD 

      等了一周後再通知第二關面試,這次與部門的部長面試,他會想從頭開始認識你這個人的特質,以及之前工作所待的企業規模,這才發現當初我以為我待在大公司的公司對他們來說也只是小公司,我也了解自己的視野還不夠廣,他擔心我先前產業與現在完全無相關,確定能做長久嗎? 不過他還是給我此機會讓我拿到offer。

 

第5間,與先前產業相關,人數不超過20人的中小企業,應徵行政總務。

 

      選這間不是因為職位名稱,而是工作內容與管理和進出口相關,所以就嘗試投下履歷。這間公司的產業比較冷門,但不能說冷門產業到未來還是冷門,說不定會崛起變熱門,其實前景是可看好的。被這間公司選上原來是他們認識我在第一間公司工作的老闆,還開始考我之前老闆名字叫什麼、做什麼工作等,他們覺得與現在像要的工作內容相符,比較類似一人多工的角色,而且有之前老闆認識交情好像有被掛保證的感覺。XDDD 只能說到了相關的領域就會知道世界有多小,在工作上的表現是很重要的,就等於是打造個人品牌。工作的對談上我大概也是很明確地說我對自己工作的看法和未來方向,具體的回答他們的問題也被肯定的關係,事後說會提報給老闆做個分析和簡報,還會有第二關會與老闆面試,不過之後接到電話時就說不用了,過了幾天也拿到offer。

 

第6間,與先前產業無關,人數近600人的中型企業,應徵職務為業務助理。

 

      起先也是有筆試,看的出來這間公司比較重視英文,筆試只有英文而已,寫起來還OK,屬於中級程度。原以為我面試的是國外業務助理,面試官直接開門見山的說此職位是國內業務助理,文書建檔方面比較多,不屬於開發與人接觸那種,然後也很誠實地說出薪資制度的狀況,說完後我也認定這不會是我想走的路,所以面試很快地就結束了。最後就是沒拿到offer。

 

第7間,與先前產業無關,人數超過千人的大型企業,應徵外銷業務助理。

 

      原本應徵是歐美線的,結果接到的是日本線的邀我面試,過去時起先也是有筆試,因為歐美和日本線主管都會面試我,所以一次寫兩張英翻中與日翻中測驗,另外還要做文書的機上測驗(word, excel, ppt),炫耀一下文書機上測驗得滿分 以前學的office絕對不是學假的 ;)

原本是一對一面試也變成歐美與日本一起面試,在我的筆試翻譯上大致上似乎是尚可,不過歐美線的主管比較在意我的英文能力,應該要達到TOEIC750以上的水準,不過還是有請業務直接跟我說工作內容,另外日本線聽起來比較簡單一點,就是書信與日本人聯繫及調解這一塊。面試後一周接到offer是日本線主管給我的。

 

拿到這4份offer後,我整理每家的薪資、工作內容、通勤距離時間及未來發展作評估比較,我當下在選擇進口管理師及行政總務一直猶豫不決,試著聽自己的聲音,我真正有興趣的是國貿相關,我希望能在這塊是我的專業,再看過去工作的性質和規模,我應該嘗試進入大規模公司看他們的經營方式及內部的文化理念,去看更多不同的視野和觀點。雖然行政總務的工作在那間公司是在管公司大小事,很有機會變成管理職。一個是專業職,一個是管理職,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 思考兩天後,我決定朝專業職走,因為以先前的工作經驗看,專業職在產業上來看是有價值的,而且專業職也是有機會做管理職,我決定在國貿方面在做的更深入,深耕地固一點,況且也正好是大規模公司,更該進去闖看看,所以我選擇了第4間公司。

 

以自己的工作的產業順序來看,可以說是循序漸進式:

小型企業=>中型企業=>新創企業=>大型企業

找有相關產業及相關職業背景得到面試成功率較高,就算與先前產業無關但是工作經驗類似,企業還是會給你機會面談。

這部分有跳脫我之前的想法,我一直以為當初走哪個產業,就註定往這個產業走,與這幾間面試主管談下來,原來他們也待過很多不同產業,大家看得絕對是你的經驗和能力,待過哪一家公司只是參考而已。

真的很巧的各類型的企業都待過了,在這些企業中確實帶給我各種不同的觀點,光是制度、風氣、公司文化就有許多的差異。

接下來的文章在繼續分享之後的工作發展如何,敬請期待 :)

 

arrow
arrow

    ゆよ(yu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