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去年暑假,感謝有這機緣進入這間非營利組織團體讓我暑期工讀。

     照一般大家的觀點來看,非營利組織都算是偏慈善,志工等義務的工作。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

     看上去感覺好像跟一般公司還不正式,確實,是有比較輕鬆,但輕鬆的點不一樣,是少了工作的壓力。

     我在裡面的職位是輔導老師,裡面的學生幾乎視弱勢家庭、清寒家庭或是外籍勞工的小孩,沒有良好的讀書氣氛,平時在加家長也沒間給他們良好的教育。很感激的是還好有志工團體的組織幫忙。自己有領薪水老實說真得是很不好意思,這本來就是志工竟然變成領薪水去工作。

     不過我也很心疼那裡的小孩,因為年齡層不同環境也不同,孩子好壞的相處在一起,我覺得這並不是件好事,還是有少良好教育的空間,只能說資源太少了,教育水準還是會降低。

     當我當這職位時,我是以就像當安親班的角度去當這職位,後來這想法是大錯特錯,讀社工系的真的很不簡單,也許有關心理層次的他們比我們懂得更多。的確是不能像安親班對小孩這樣,這裡或許還要更有耐心的對孩子。後來才知道這裡有辛苦的地方!

     因為每位孩子心理層次都不一樣,有些總會有點偏機,有些學習能力也很差,甚至失去學習動力,這可能需要再多增加一倍的精力有耐心的與他們相處。

     沒想到我在這方面也會產生挫折,其一是我只是把這份工作想得太簡單,之後是與那裡的專業老師聊過後,才知道詳細狀況還有與孩子相處的學問,帶孩子也要有學問?  就像未來要帶自己的小孩一樣啊! 父母總是很辛苦的,老師也不例外了。

     曾經我是不擇手段用體罰責罵的方式對待孩子,起初果然有用,但之後是越來越沒效了!的確是"彈簧效應",越施壓就越反彈也就越討厭你這個人,起初的方式就錯特錯了。

     後來改變方式,以說道理說原因說之後產生得因素,以冷靜的方式說,同樣的他們也以冷靜的方式去聽你說,同樣他們也許會認真思考,孩子也可以有邏輯性的去分辨,效果至少提升了1/3。

     這是我在這一方面學到的經驗,但我沒有比以前還要喜歡小孩了,也許是在管教和相處信任方面,你是要去用思考的方式解決,而不再是像姊姊一樣跟小朋友完的那種。

     理解孩子也是一種學問,不只是父母在學,老師也在學,也多了"小孩心理學"的知識。

arrow
arrow

    ゆよ(yu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